3高層建筑“三線”控制
3.1垂直度的控制
(1)控制垂直度是保證高層建筑的質量基礎,也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為了控制建筑大樓的垂直度,首先應根據大樓柱網布置情況,先將大樓四個邊角柱的位置確定。在安裝四個邊角柱的模板時,沿柱外層上彈出厚度線,立模、加支撐,采用吊線的方法測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證垂直度100%后,對準模板外邊線加固支撐、澆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該四柱為基線,拉直線,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過程中的垂直度控制,應用激光鉛垂儀進行測設定位。用激光鉛垂儀首先在首層面層上做好平面控制,選擇四個合適的位置作控制點,在澆筑上面的各層樓面時必須在相應的位置預留200mm×200mm與首層層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小方孔,保證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
3.2軸線的控制
3.2.1軸線傳遞。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腳手架與施工層同步向上,導致從外圍一些基準點無法引測。2層及以上施工時,以1層樓面為基準在每層樓面相應位置留設200mm×200mm方洞,采用激光鉛垂儀引測下層樓面的控制點,再用經緯儀及鋼卷尺進行軸線校正,放出各層軸線和細部尺寸線。
3.2.2過程線的控制。掛起兩條線,澆好剪力墻,這是過程線控制的關鍵。澆筑剪力墻,宜用18mm厚優(yōu)質膠合夾板,外墻外圍組合固定大模,內墻散裝散拆進行組合模板編號。這樣墻體平整度得到了保證,但更要注意的是墻體的垂直度。
3.3標高線的控制
3.3.1在每層預控軸線上至少設置四個200mm×200mm洞口進行標高的定位,同時輔以多層標高總和的復核,然后輔以水準儀抄平,復核此四點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確保標高的準確性。
3.3.2這其中對四個洞口標高自身的準確性要求提高,因施工過程中模板、澆筑、加載等原因,洞口標高可能失去基準作用。為此必須確保引測點的可靠性,加強洞口處模板支撐,同時輔以直徑為12的鋼筋控制該部位樓面厚度,確保標高的準確。
3.3.3在大樓四角、四周具備條件處設立層高、累計層高復核點,每層向上都輔以該位置進行復核,防止累計誤差過大。
4高層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
4.1基坑支護
4.1.1基坑開挖前,要按照土質情況、基坑深度及環(huán)境確定支護方案。
4.1.2深基坑深度h≥2m時,周邊應有安全防護措施,且距坑槽1.2m范圍內不允許堆放重物。
4.1.3對基坑邊與基坑內應有排水措施。
4.1.4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坑壁的監(jiān)測,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
4.2腳手架和防護
4.2.1高層建筑的腳手架應經充分計算,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工藝編制腳手架方案并應附計算書。
4.2.2架體與建筑物結構拉結:二步三跨,剛性連接或柔性硬頂。
4.2.3腳手架與防護欄桿:施工作業(yè)層應滿鋪,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
4.3模板工程
4.3.1施工方案:應包括模板及支撐的設計、制作、安裝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時還應針對泵送混凝土、季節(jié)性施工制定針對性措施。
4.3.2支撐系統(tǒng):應經過充分的計算,繪制施工詳圖。
4.3.3拆除模板應按方案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慢下輕放保護成品。拆除時要設警戒線,并設專人監(jiān)護。
5總結
現代高層建筑隨著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一大批先進的儀器和施工工藝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施工中,這對設計、施工、監(jiān)理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通過抓重點、抓要害,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有計劃、有步驟地使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水平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