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雷擊及雷電危機應對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預防雷擊的基本知識,掌握基本的雷電危機應對方法。
[教學重點]:預防雷擊的基本知識。
[教學難點]:雷電危機應對方法。
[教學過程]:
[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1,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這個季節(jié)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現(xiàn)在屬于夏至季節(jié),“夏至”就是說夏天來到了。夏天的特點是日長夜短、炎熱、多雨。古諺說:芒種、夏至,一日三時(下雨)。由于多雨,并且經常是狂風大雨、狂風暴雨。一方面會引發(fā)洪澇災害、泥石流或山體滑坡,給人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危害;另一方面,大雨、暴雨多伴有強烈的放電現(xiàn)象----打雷。如擊中人或建筑物,常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據(jù)報載:今年5月24日中午,廣州兩個女大學生外出購物,在返校途中遭遇大雨,雷電把這兩個打著雨傘在路旁大樹下避雨的女大學生打成重傷,幸虧搶救及時,才免于一死。
[學生分組議論]:同學們,你聽過或見過被雷打傷或打死的故事嗎?死者是在什么場合、什么情況下遭雷擊的?
[每組一個代表發(fā)言,老師點評與歸納]:
每年夏季都有打雷,每年都有打死人,在室外被打死的比室內多,在避雷設施完善的室內是安全的。
2,打雷是怎么回事?可以避免雷擊嗎?
(1),其實,雷電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是帶有不同電荷的云層碰撞而產生的一種放電現(xiàn)象,帶電云層在那里碰撞,雷電就在那里發(fā)生。
(2),有人說,天上有雷公,雷公替天行道,專打壞事做盡的人。同學們,你們相信嗎?事實又是如何呢?
(3),天上有雷公是一種傳說,神話小說《西游記》寫的不但有雷公還有電母呢,這是沒有科學依據(jù)。事實上我們耳聞目睹被雷打死的人絕大多數(shù)是好人而不是壞人。
(4),很多建筑物都安裝了避雷針,目的是有效地把打雷時所放出的高壓電通過避雷設施引到地下去,從而保護建筑物和人的安全。
(5),雷雨時,人如果停留在避雷設施完好的建筑物里是安全的。
3,如何才能避免雷擊?(板書)
A:下雨時如果你在室內:
(1),請不要冒險外出;
(2),將門窗、電閘、煤氣、自來水關閉;
(3),不接打電話,不看電視、不上網,不接觸金屬和用電器,不要在雷電交加時淋澡。
B,下雨時如果你在室外:
(1)遠離山頂、高塔、電線桿、廣告牌;
(2)遠離電話、供電、輸電線路和設備、不靠近鐵軌、金屬欄桿、煤氣罐。雷雨時不使用手機。
(3),如果雷雨時你正在游泳、劃船,請馬上停止,不要停留在寬闊的水域和小船上。
(4)雷雨天氣不要在空曠野外停留,若無處躲避時則蹲在低洼處。如人數(shù)多,請不要擠靠。
(5),若在野外遭遇雷雨,不要站在曠野高處、大樹下,也不要在突出的巖石下或懸崖下躲避雷電。
4,萬一有人遭遇雷擊,如何應對?
A,遭遇雷擊的特征:
(1),遭遇雷擊,情況不嚴重:頭發(fā)豎起、有螞蟻爬走感覺或全身發(fā)麻。
(2),遭遇雷擊,情況嚴重:身體部分或全身被燒傷、發(fā)紫、失去意識、休克,甚至呼吸停止、無心跳。
(3),即使遭遇雷擊,雷電已通過了人的身體進入地下,故遭雷擊者并不帶電,旁人可安全地處理和搶救受擊者。
B,雷電危機應對辦法:
(1),情況不嚴重者,立即趴在地上,摘下身上的金屬品,如鑰匙、戒指、金屬項鏈等,休息待救。
(2)若遇遭遇雷擊的人被燒傷或已休克-------應馬上讓其平躺------
若其身上著火,即刻樸滅----------解開上衣上部紐扣、松開褲帶-------如傷者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心跳-------盡快送醫(yī)院治療-------若傷者無呼吸、心跳-------打120求救,同時立即對傷者進行嘴對嘴的人工呼吸直至心肺復蘇------醫(yī)生到后,協(xié)助醫(yī)生搶救。
[小結]:
我們今天討論了預防雷擊和雷擊危機應對辦法,希望引起同學們足夠的重視,雷雨季節(jié)出行時要特別小心,做足預防措施;萬一遭遇雷電時,首先要冷靜、沉著,并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自救、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