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范某服用兩粒速效感冒膠囊3小時后,駕車至104國道至某縣油站前,因“藥性發(fā)作”,汽車失控直沖加油站,當場撣死加油站女工,車身隨即翻入水溝內,釀成一起十分慘重的車禍。
顯然,這一車禍的起因與駕駛員用藥密切相關。小小的兩粒速效感冒膠囊,為什么會造成如此慘重的災難呢?速效感冒膠囊是一種抗感冒的復方制劑,其主要成分為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撲爾敏和人工牛黃。其中,撲爾敏具有中樞抑制作用,雖然撲爾敏的鎮(zhèn)靜、嗜睡等副作用較其他抗組胺藥為輕,但藥物的療效的不良反應常存在著個體差異。即某些人體敏感者即使服用少量的藥物亦可引起較強的不良反應。駕駛員在開車時需要思想高度集中,如果中樞神經受到強烈的抑制,他的工作能力將隨之受到影響,甚至完全喪失。中樞抑制使他進入迷迷糊糊的昏睡狀態(tài),無力操縱方向盤,從而引發(fā)車禍。速效感冒膠囊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具有一定的中樞興奮和抗困倦作用,其作用短暫,故最終仍以中樞抑制導致車禍。
在抗組胺(抗過敏)藥物中,除撲爾敏外,還有賽庚啶、笨海拉明、非那根,服用后患者常有嗜睡、眩暈、頭痛、疲乏、手腕無力、顫抖、視物模糊、耳鳴、乃至昏迷等反應。此外,以藥品物亦與駕駛員行車安全有關,應引起注意。
抗抑郁癥藥和安定藥:如丙咪嗪、悶可樂、多慮平、氟丙嗪與安定等,常有眩暈、頭暈困倦、嗜睡、視力模糊、注意力及靈敏度降低感覺異常及體位性低血壓等癥狀。
催眠藥:如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其中有的制劑在體內清除慢,致使第二天起床后仍有遺留效應(宿醉現象),常有頭暈目眩、乏力思睡,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心血管系統藥物中的抗心律失常藥(如奎尼丁、普魯卡因胺、慢心律等),抗心絞痛藥(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等),抗高血壓藥(如利血平、胍乙喧、復方降壓片、可樂定、優(yōu)降定等)也都有一些影響駕駛員操作的共同的副作用,如用藥后出現的頭暈眼花、頭痛、耳鳴、視物不清、雙手擅抖、嗜睡及體位低血壓等。
另一點值得提出的是,有些駕駛員有嗜酒的習慣,以上藥物與酒中的乙醇作用可釀成更大的危險。血液中的臨界乙醇濃度可損害駕駛員的知覺、運動功能、反射功能和辨別力。因此,服用上述藥物期間的駕駛員如果再飲酒,其危險性更大。
據幾年來意外災害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有些罕見的空難、海難事件及頻繁的交通事故均與駕駛員應用某些藥物用關,應引起駕駛員高度重視。
對于這類不幸的災難性事件,其主要防止措施要從兩方面著手。其一,駕駛員去醫(yī)院診治疾病時,應主動向醫(yī)生說明自己的職業(yè)及其活動特征,讓醫(yī)生在選取藥物時注意;其二,醫(yī)生處方時應主動詢問患者的職業(yè)生活,如必須使用上述藥物治療,醫(yī)生和藥師應詳細向病人說明正確用藥方法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颊邞卺t(yī)生指導下謹慎用藥,用藥期間及以后宜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謴婉{駛車輛后要留心實行自我監(jiān)護,一旦出現類似上述不良反應的征兆,應立即停車,直至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