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預防知多少
作者:鮑嘉
來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課
評論: 更新日期:2009年09月20日
〖授課內容〗雷電的預防
〖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雷電現(xiàn)象,學會一些自救的方法,讓學生遇到危險時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護自己。
〖授課重點〗了解雷電知識
〖授課難點〗1、雷電的預防措施;
2、雷電傷害后的應急搶救。
〖課 型〗討論講授
〖授課過程〗
一、導入:
進入四月以后,廣東省便進入了梅雨季節(jié)。下雨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且瓢潑大雨往往伴隨著電閃雷鳴,條條閃電在空中滑過,隨之是隆隆的雷聲。廣東省內各個城市便進入了防雷防汛時期。
對于雷電,我們要做到充分了解,這樣才能做好各種預防措施,做到有備無患。雷電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大規(guī)模靜電放電現(xiàn)象,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其破壞作用是綜合的,包括電性質、熱性質和機械性質的破壞??梢栽谒查g擊傷擊斃人畜;毀壞發(fā)電機、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絕緣,引起短路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梢栽跇O短的時間內轉換成大量的熱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燒或造成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地球上任何時候都有雷電在活動。
二、講授:
一、了解雷電知識
1、雷電的形成和種類
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xiàn)象,多形成在積雨云中,積雨云隨著溫度和氣流的變化會不停地運動,運動中摩擦生電,就形成了帶電荷的云層。某些云層帶有正電荷,另一些云層帶有負電荷。另外,由于靜電感應常使云層下面的建筑、樹木等有異性電荷。隨著電荷的積累,雷云的電壓逐漸升高,當帶有不同電荷的雷云與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溫度時,其間的電場超過25~30KV/cm,將發(fā)生激烈的放電,同時出現(xiàn)強烈的閃光。由于放電時溫度高達2000℃,空氣受熱急劇膨脹,隨之發(fā)生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閃電與雷鳴。
雷電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動情況,與各個地區(qū)的地形、氣象條件及所處的緯度有關。一般山地雷電比平原多,沿海地區(qū)比大陸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擊的機會越多。
雷電可分四種:
?。?)直擊雷
直擊雷是云層與地面凸出物之間的放電形成的。
?。?)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種球形、發(fā)紅光或極亮白光的火球,運動速度大約為2m/s。球形雷能從門、窗、煙囪等通道侵入室內,極其危險。
?。?)雷電感應,也稱感應雷
雷電感應分為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兩種。靜電感應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頂部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所致。電磁感應是由于雷擊后,巨大雷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迅速變化的強大磁場所致。
?。?)雷電侵入波
雷電沖擊波是由于雷擊而在架空線路上或空中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或管道迅速傳播的雷電波。其傳播速度為3×108m/s。雷電可毀壞電氣設備的絕緣,使高壓竄入低壓,造成嚴重的觸電事故。例如,雷雨天,室內電氣設備突然爆炸起火或損壞,人在屋內使用電器或打電話時突然遭電擊身亡都屬于這類事故。
防雷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上安裝避雷針,避雷網(wǎng),避雷帶,避雷線,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或在金屬設備,供電線路上采取接地保護。
二、人身防雷擊措施
?。?)室內預防雷擊。
?、匐娨暀C在室外天線在雷雨天要與電視機脫離,而與接地線連接。
?、诶子晏鞈P好門窗,防止球形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
③雷暴時,人體最好離開可能傳來雷電侵入波的線路和設備1.5m以上。拔掉電源插頭;不要打電話;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暖氣片、自來水管、下水管;盡量離開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以防止這些線路和設備對人體的二次放電。另外,不要穿潮濕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
?。?)室外避免雷擊。
?、僖h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
?、谝h離各種天線、電線桿、高塔、煙囪、旗桿,如有條件應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和船只,要遠離帆布蓬車和拖拉機、摩托車等。
?、蹜M量離開山丘、海濱、河邊、池旁;盡快離開鐵絲網(wǎng)、金屬曬衣繩、孤立的樹木和沒有防雷裝置的孤立小建筑等。
?、芾子晏鞖獗M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慢點,步子小點;不要騎在自行車上行走;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肩上不要杠帶有金屬桿的工具。
?、菰谛仁种胁灰媒饘倨骶?,發(fā)現(xiàn)雷雨天氣要迅速到安全處所躲避,嚴禁在大樹下、電桿旁躲避。
?、奕嗽谠馐芾讚羟埃瑫蝗挥蓄^發(fā)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暴露面即可。
⑦雨天外出盡量不撥打或接聽固定電話,不在曠野騎摩托車、自行車或奔跑在野外,行走時,不使用金屬柄雨傘或肩扛金屬物,不要觸及洞壁巖石不在建筑物頂部停留不在大樹、廣告牌、煙囪及燈桿旁避雨,盡量遠離大樹。不要在大樹下.電竿和空曠的場地.盡量找低矮的地方,不要舉傘,不要打電話和對講機一類的通信工具.可以躲藏在汽車內,也不要高舉能導電的勞動用品,象鐵銑,鋤頭一類。
[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的雷電傷害]
三、學生容易遭受雷擊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雷雨天氣時,在學校操場等空曠場地運動、玩耍。
室外、野外的球類活動,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這已經被國內外的許多雷擊災害實例所證明。
在雷暴天氣下,不僅足球活動不宜進行,其它戶外運動也切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當天氣條件不好時,從事戶外球類活動的組織者應事先與當?shù)貧庀蟛块T聯(lián)系,在沒有近雷暴天氣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即使球賽正在進行之中遇到暴風雨來臨,也應迅速中止比賽,以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
2、在大樹下避雨。
每年大樹底下遭雷擊傷亡人數(shù)約占傷亡總數(shù)的15%左右。站立在大樹底下,當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大樹流入地下向四周擴散時,會在不同的地方產生不同的電壓,而人體站立的兩腳之間存在著電壓差而造成傷害,通常稱為跨步電壓傷害。可見,當暴風雨來臨之際,躲進大樹底下是很危險的。如果確實萬不得已需要在大樹底下停留,則必須與樹身和枝椏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并且盡可能下蹲和把雙腳先靠攏。這樣既可降低人體的有效高度又可預防跨步電壓的危害。
3、遠離電力線及電氣設備。
打雷時,應停留在離電力線以及跟它們相連接的電氣設備1米遠的地方,更不能接觸。由于沒有意識到在近雷暴天氣條件下需要與外墻、柱、電力線及相關設備保持一定距離而因雷擊間接致傷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因為建筑物的直擊雷防護設施,其保護的目的主要是建筑物本身不受雷擊損壞和減輕雷電電磁脈沖對建筑物內部的影響,卻不能防止沿室外引入建筑物內的金屬導體入侵的其它形式的雷害。所以,應告誡學生們,雷暴天氣時,在它們附近很危險。
四、中雷擊搶救的方法
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并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他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云意識,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y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要繼續(xù)進行心肺復蘇的急救。
三、小結及拓展
做為天災人禍,做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它們來臨前做好充足的預防準備,希望大家通過今天的課堂能在防雷電的方面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思想準備,防范于未燃。
四、作業(yè)布置
對自己的親朋好友及身邊的人進行預防雷電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