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分析后,要進行風險評定,以確定所評價的機械風險是否減小,是否達到了安全國一標。如果需要減小機械存在的風險,則應選擇相應的安全措施對策,并應重復風險分析的選代過程。直到通過風險比較后的結果使人確信機械是安全的,實現(xiàn)了機械安全的預定目標。
風險評定是風險評價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在風險分析基礎上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對評價對象給出評價結論。判斷評價對象是否安全,危險是否減小,是否仍然存在風險,其影響程度是否可接受,以便針對風險尋求安全措施對策。
1.風險評定應考慮的因素
(1)危險和風險是否消除或減小。這是指通過實現(xiàn)預定功能的結構設計,是否將各種危險已消除或減??;使用機械的人員或其他相關人員在危險中的暴露,是否符合有關要求;選擇和應用的材料或物質是否有危險,能否有替代的措施。
(2)采用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合適。這是指所選的安全防護類型對預期使用所起的防護是否充分并經過驗證,安全防護裝置能否被毀壞或避開,安全防護措施對正常操作是否有妨礙。假如安全防護失效,由此可能引起的傷害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3)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這是指有關機械的預定使用信息是否清楚;安全標志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提供了使用說明書,機械使用安全操作規(guī)程是否已充分說明;是否通知或警告用戶有關遺留風險。
(4)附加預防措施是否有效。附加預防措施,如機器的可維修措施、機器及其重型零部件安全搬運和穩(wěn)定性措施等是否有效。
2.風險比較
風險比較是風險評定過程的一部分。根據(jù)類推原理,作為評價對象的機械有關風險可與類似機械的風險相比較,使評價結論有可信的參照依據(jù)。風險比較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兩種機械具有可比性。兩種機械預定使用和采用的工藝水平是可比的,技術目標是可比的,使用條件是可比的,危險和風險要素是可比的。
(2)被比較機械的資料可靠。這是指有確鑿的數(shù)據(jù)資料表明,參照比較的類似機械按照現(xiàn)有工藝水平,其安全性是可信的或風險水平是可接受的。
(3)兩種機械的差異性。這是指風險比較不能忽視兩種機械的差異,諸如特定使用的條件、生產對象的不同、操作方式的差異等。進行比較時,應對差異有關的風險給以特別關注,并需要遵循風險評價程序予以確認。